聚焦史前文明化进程与夏商文化研究——“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在京召开
2022-09-19
聚焦史前文明化进程与夏商文化研究——“考古中国”
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在京召开
时间:2022-09-16
9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通报内蒙古呼和浩特清水河县后城咀石城遗址、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郑州商都书院街商代墓地等4项重要考古成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出席会议。
此次会议聚焦史前文明化进程与夏商文化研究的重要考古发现和最新进展。后城咀遗址是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石城遗址,2021年以来重点发掘了石城最外重防御体系,包括外环壕、外瓮城、马面、台基等组成部分。其中外瓮城下面发现2条地下通道,兼具进攻、防御双重功能,进一步揭露了后城咀石城复杂完备的城防体系,为研究北方地区史前城市防御体系提供了新的线索,是河套地区聚落形态演进的生动实物例证。碧村遗址年代距今4000年至3700年,是山西境内黄河沿岸地区首个确认的龙山时代大型石城聚落。考古工作揭示出了城墙圪垛地点由“品”字型墩台构成的东城门遗址,该处城防设施规模宏大、结构规整,显示了河套地区石城遗址一类独特的城门形制。东城门遗址和已发现的小玉梁地点核心建筑区、石门墕地点城防设施遗迹共同组成了碧村遗址的聚落结构,凸显了碧村遗址控制晋陕高原交通要道的重要战略位置。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多网格式城市布局,2021年以来考古工作陆续揭露了多处城市道路和道路两侧夯土墙,遗址北缘中部首次发现较为丰富的制陶遗存,宫城西南角发现了近百平方米的骨、角器加工作坊,祭祀区以西发现有二里头文化大型居址及高规格墓葬,是探讨早期国家都城制度、手工业与社会经济、礼仪与丧葬制度等问题的重要线索。郑州商都书院街商代墓地是一处商代中期白家庄期的高等级贵族墓地,考古发现2条壕沟与25座墓葬,其中2号墓是郑州商城目前发现的陪葬品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等级最高的墓葬,出土青铜礼器、兵器以及玉器、金器、贝币、镶嵌绿松石的牌饰等各类器物200余件,进一步丰富了商代中期文化内容和郑州商城聚落结构布局的内涵。
此次通报的4项重要成果,展现了中国史前文明化与早期国家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重要实证。国家文物局将持续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不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推动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为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与会专家对4项考古新成果进行点评。国家文物局考古司、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文章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文物里的廉洁文化
03-02 -
陕西印发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若干措施
01-10 -
聚焦“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举办
12-30 -
《陕西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条例》明年1月起施行
12-07 -
陕西革命文物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11-18 -
中国和巴基斯坦签署政府间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化财产的协定
11-04 -
省文物局检查西安城中村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情况
10-08 -
聚焦史前文明化进程与夏商文化研究——“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在京召开
09-19 -
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向“三秦楷模”张淑珍、禚振西同志和米脂县高西沟村党支部学习活动的决定
09-05